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东山园林地处四川省阆中市城东嘉陵江对岸,为阆中名胜荟萃之处;东山园林景区占地面积200余亩,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景区内现有省级文物单位两处(唐代大佛、北宋状元洞)、市级文物单位一处(明代白塔)。其间林木幽深,高山飞瀑,小桥流水,绝尘俗气,是人们游览休憩的极好去处。
到阆中旅游千万不要与东山园林失之交臂。去东山园林有两条线路可循,一条线路可从城内乘出租车跨越嘉陵江大桥沿江下行直达园林西面入口处;另一条线路可从城东坐渡船前往,东山《咸丰县志》谓造像之前,名曰东山,造大佛像后,人呼大像山包括虎溪桥和虎溪岩、大佛、大像精舍、古黄家花园、诗圣堂、扶云阁与南岩状元洞、白塔等景点。
东山园林旅游景点
虎溪桥
相传唐以前未凿大佛像时,树木茂密,人烟稀少,常有虎豹出入其间,据传古木横柯交蔽,白天都显得阴暗,树木的枝柯交叉,手可以把着树干吊到河边去,这林中时有虎豹在溪涧饮水,卧在溪边,原来乱石丛中长的有竹有树,没有桥,现修了一道桥,直通“虎溪”二大字。“虎溪”这两个大字,各高五米,楷书,写字的人,他的题款是“……上柱国赐金鱼袋统制河中的母恩书”,字在竹后石壁上,清风徐来,竹干摇曳,好像字的笔画在动,颇有逸趣。
大佛寺
大像山摩崖造像,位于嘉陵江东岸大像山上,主体为崖峦石刻大像。
释迦坐佛:这尊释迦坐佛,就天然石崖凿造而成,高约10米,是四川10座大佛之一。佛像头饰螺髻,脚踩莲台,袒胸露怀,左手平放膝上,右手屈施无畏状,衣纹凸起,端庄慈祥。
古黄家亭子
杜甫有《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二首,注谓“黄家亭子黄详所在”。据第一诗首联“山豁何时断?江水不肯流”句,问这山是什么时候断成这样一个缺口,江面是这样平静无波,像死水一样,这两句描写的正是塔山湾到大货寺这段峡谷口的山水状况。第二首诗首联“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描绘由古城过江走沙坝里的路是软软的,山中小路少人行,却长满了绿茸茸的芳草。这两句话,准确地写明了去黄家亭子的方向和从城里去应走的路径。杜甫和王使君(王使君是当时阆州刺史)当是受黄员外的邀请在这段江面划船,在江岩山畔黄家亭子呤宴的,现在把黄家亭子纳入东山园林建在稍高一点的谷口岩角上,更能使游客怀古览胜,赏心悦目。
扶云阁
由仙梯入云到扶云阁,原来的扶云阁是明代建的一座四层高楼,位于现棉纺厂位置。民国年间毁,原为阆中风景之一。现由“诗圣堂”再上百余级至山顶岩罅间建扶云阁,遥望西来阆水由南而东而北,把古城阆州盘在沙州上,每当夕阳西下,烟雾迷城,奇超横生。
这里有“诗圣堂”飞檐五楹建于古黄家亭子较高罅间,其中书刻杜甫于广德元年冬及广德二年春,两次游阆中所写59题,他一生所写政治诗,以阆州写的最多,全部刻出,以供游客涵咏。
白塔
白塔建于明代,共十三层,高二十九米,外十二层,内六层并有螺旋梯道九十一级供人登临绕窗远眺,环形观揽阆中风物。
阆中白塔是一座风水塔,密檐式和楼阁式相结合,塔盘用石料砌成八边形须弥座,塔身用青石砌成八边形锥体,通身布上白灰,巧借峥嵘突兀的山势屹立在阆中城东嘉陵江对岸东山之巅,是阆中的又一标志性建筑。有人又称作文笔塔,有诗文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