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广汉龙居寺是四川省广汉市最大的一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壁画绝、玉佛多、佛塔多、独具特色的佛教寺院,于1956年被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位于广汉市新丰镇青白江畔,距市区4.5公里,为广汉第一大佛教旅游胜地。
龙居寺来历传说
相传龙居寺原先是李世民打仗时用的茶站;后来荒废了,茶站的房子也没人住,慢慢朽烂了,长满荒草,野兽很多。有条大蟒蛇看这地方有灵气,又幽雅,就在这里修练。它在这里修练,倒也循规蹈矩,从不伤生害灵,有时还显点小神通,帮人做点好事。一直修到明朝的得道;家后来一为保这个地方灵气,二为感它的德,就修个庙子,来接灵气、香火,取名叫“龙居寺”。
龙居寺
龙居寺“相传为唐代禅宗八祖大寂禅师马祖道一创建的佛寺”。寺内尚存其塑像。
殿堂建筑40多间,周围楠木、香樟近百株。主要建筑中殿,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三间九檀歇山式筒瓦屋顶,正方形建筑,屋顶为角柱、檐柱和外檐横枋上的斗拱承重(托住)。
寺门上方嵌石刻“龙居古刹”四字,其字笔势雄浑,庄严古朴。中殿外两侧耳门,石刻对联二副,系清代著名书法家半支笔、县人张怀泗撰书,至今完好无缺。
藏经楼侧庑刊有“梅花碑”石刻。疏梅数枝,劲秀挺拔,为清代作品,颇为人们所赞赏。
1988年至1992年,龙居寺新建“罗汉堂”,并从缅甸请回玉佛十余尊,其中有座玉石观音高1.80米。1993年至1997年,利用三水镇拆庙之机,运回石柱,于原藏经楼之后新建“大雄宝殿”一座。落成之日,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陈正智赠送《大藏书》一部40件共85卷,储于新建之“大雄宝殿”内。经过连年不断的维修和保护,使这座具有1200余年历史的“龙居古刹”,更加璀璨夺目。
龙居寺现存建筑
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青瓦红墙将龙居寺与世隔绝,只是年代久远,青瓦红墙的颜色已不再光鲜亮丽,墙上有的地方红漆已经剥落,露出了白色的底子。绕过围墙,走到正门,正门前面的空地上,挺立着几棵已经年逾百年的古柏和楠木树,一对石狮雄踞在山门的两侧。山门正上方书写着“龙居古刹”四个金漆大字,气势磅礴,雄浑大气。
龙居寺现是广汉地区最大的一所寺院,是市佛协所在地,规模宏大,现存有天王殿、钟鼓楼、伽蓝殿、观音殿、玉佛殿、念佛堂、禅堂、祖师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五百罗汉堂、愣严塔、地藏殿、护国舍利塔等建筑。
寺内现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大的玉佛二十馀尊,经楼上还珍藏了各类玉佛数千尊,藏经楼珍藏有台湾信徒陈正治、吴吉兴捐赠的“大藏经“全套上千册,佛教三藏经典。寺内还收藏有“武侯津畔旧人家”榜书石刻,“履空逸士碑”“梅花碑”和清代书法家张怀泗手书的石刻楹联等名胜古迹,佛教文化底蕴相当丰厚。
龙居寺早年曾为新都宝光寺下院,一九四二年佛教高僧能海法师到寺讲经说法,一九四五年,原宝光寺方丈妙轮和尚曾回广汉培修过龙居寺,并邀请能海法师在龙居寺开期传戒。传戒在佛寺中是必须具备相当规模才能有条件传戒的。所以,龙居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