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绵竹年画博物馆位于绵竹市区城南,展厅面积1600余平方米,是融收藏、整理、研究、创造、出版、开发、销售、传授年画技法培育新人、以艺术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全国唯一的专业年画博物馆,也是全国最大的年画馆。馆内收藏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清代绵竹年画大师黄瑞鹄所作的《迎春图》,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
绵竹年画博物馆历史
绵竹年协博物馆199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馆集处画研究、收藏、陈列、展览、生产、经营等种功能为一体,其规模和功能为目前我国年画专业博物馆之最。改革开入以来,年画博物馆的艺术家和画师们,致力于年画艺术品向年画商品的转化,相继开以了“刺绣年画”“木雕年画”“石雕年画”“年画挂历”“年画门卷”等产品并畅销于海内外,其中刺绣年画“赵公镇宅”荣获第五届中国艺术节金奖。
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享誉华夏,这与它丰富的竹类资源和浓厚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竹类资源丰富,造纸业发达,为年画的普及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厚重的文化传统,名家辈出,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不尽的艺术源泉。
绵竹年画到明代就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到清代中叶,更是进入鼎盛时期,作品不但畅销国内各省,还漂洋过海,远销印度、越南及东南亚各地,声名远播。
绵竹年画题材广泛,有西厢记、封神榜、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戏曲故事;还有老鼠嫁女、三猴烫猪、狗咬财神、春官偷酒等民间故事,也有钟馗、财神、罗汉、灶神等各路神仙;当然,更多的则是竹报平安、吉庆有余、花开富贵、百子图、麻姑献寿、五谷丰登、群仙献寿、凤梧桐、连年有余等表现美好愿望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沉淀后在民间留下了不少美丽的传说:《麻姑献寿》、《纺线女》、《灶神》……就在绵竹年画的发源地,一座独特的艺术殿堂--年画博物馆,成了众多传说中人物的“安乐家园”。
绵竹年画博物馆馆藏作品
这座“年轻”的博物馆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两座专业年画博物馆之一,这是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保护和传承年画这一古老民间艺术所做的努力。
博物馆是一座现代感与传统性完美结合的立体建筑,它以梯步形的构造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外观。据说,设计者希望这样能为中国年画“步步升高、越发红火”带来灵气。
馆内收藏着各个时期的绵竹年画,从最古老的年画刻板《门神》到今天创新的石雕年画、刺绣年画和陶版年画等。其中,一幅清代同治年间老艺人黄瑞谷的传世之作《迎春图》格外夺目。这幅被誉为《清明上河图》的作品和其它艺术品,曾多次飞往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