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五指山的交通还算方便,客车、公交车都有,此外当地的摩的很多,虽然方便,但是安全系数很低。
【三亚出发】
从三亚市到五指山市目前只有普通客车,票价13元。每天7:00-15:30,每隔20分钟一班,行驶2个小时左右。分别在三亚市汽车总站乘车和五指山通什汽车站(海榆北路50号)乘车。
【海口出发】
从海口出发约4个小时,票价50元,在五指山脚下的水满乡下车,水满乡距五指山约3公里,可以与摩托车约好出门时间或提早出门徒步至五指山山脚。
【五指山市出发】
从五指山市到五指山脚下(水满乡)的班车最早的一班是早上9:30,在汽车总站坐车,车费10元。两地之间的距离约40公里,但车开得比较慢,一般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水满乡(为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登山,一定要赶上这班车,或者提前一天到水满乡住下,第二天登山)。然后再转坐当地的“摩的”到五指山脚下(如果人多的话,也可以叫中巴车直接送到山脚下),车费约5元。另外,每天12:40、16:00还有两班车开往水满乡。
三亚往东路的高速公路走,约80公里处,可看到“五指山市”的路标,下高速,顺着路标行驶即可,从亚龙湾到五指山2小时左右。
五指山当地交通
出租车
五指山市区有少量出租车,起步价三元,到市区景点大概5元都可到达。注意事项:带好随身物品,过路过桥费自己承担。
公交
五指山市区有部分公交,一般在市区行驶。市区也已开通到五指山的公交,每隔一小时发车。市区距五指山约20公里。
水满茶是五指山野茶,长年生于云雾之中,得天地之精华,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泻,健胃醒神之效。
山兰酒是黎族采用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 ---山兰稻酿制而得名。并采用了当地山中特有的植物,运用传统自然发酵的办法制成。可以说山兰酒是真正的绿色酒类。
竹筒饭又名香竹饭,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米饭被竹膜所包,香软可口,有香竹之清香和米饭之芬芳。
椰丝糯米粑是海南常见的风味小吃,主料是用糯米粉做皮,填以新鲜椰肉丝、芝麻、碾碎的炒花生、白糖等配成的馅,以椰子树叶包成5厘米左右大小的圆粑,蒸熟趁热吃。此粑糍而不腻,清甜可口。风味独具特色。
斗笠、背篓、镰刀,一个都不能少,这里虽再找不到猴哥的身影,却可以感受黎族的淳朴民风。
最佳旅游时间
每年的11月至翌年4月。此时是海南旅游的黄金时间,热带原始丛林这时更是层层叠叠,逶迤不尽,非常适合登山探险。
建议旅游天数 2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五指山——五指山热带雨林;D2.海南民族博物馆——五指山热带雨林;
注意事项
⑴ 行前预先规划旅游路线,充分了解交通路况,进入山区应注意塌方落石与路肩塌陷。
⑵ 登山前特别要注意服装和鞋子,尽量要轻装上山,少带杂物,以减轻负荷;鞋子要选用球鞋、布鞋和旅游鞋等平底鞋,勿穿高跟鞋,以免造成登山不便和有碍安全;借助拐杖要注意选择长短、轻重合适与结实。
⑶ 行前应注意气象预报,适时增减衣服。遇雨时在山上不可用雨伞而要用雨披,这是为避雷电,并防止山上风大连人带伞给兜跑。
⑷ 要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照相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要选择能保障安全的地点和角度,尤其更要注意岩石有无风化。
⑸ 注意自身旅游安全,勿擅自到未开放的旅游山区和危险山区游玩;尽量避免在无人管理的山地游玩;不在无救生人员管理的深潭、溪流水域游泳及戏水。
⑹ 要注意林区防火,观光沿途不能吸烟。爱护自然环境,不破坏景观资源;维护风景区环境整洁,不任意丢弃垃圾。
风土人情
艺术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省的中南部腹地,是海南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因海南岛的第一高山五指山的主峰在其境内而得名,也使它成为了海南省内海拔最高的山城。五指山市群山环抱,森林密布,犹如一块翡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其境内各种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天然动植物园的称号,海南的很多江河也是从此地发源,山,林,河,城等各种景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风光瑰丽,山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且五指山市气候四季如春,冬暖夏凉,是一座绿色生态城市,也是优秀的旅游城市。五指山市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海南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居民以黎族和苗族为主,民风质朴淳厚,民族文化浓郁。
节日
【三月三】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当地黎族聚居区,这是是当地黎族人民隆重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载歌载舞,一派热闹场景,到处是一片欢乐的景象。黎族人民举行隆重集会,会预祝"山兰"(山地早稻)、狩猎丰收等等,活动丰富多彩,值得届时参加。
历史文化
1949年3月琼崖区党委根据党中央关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批示顷白沙县毛栈乡(今五指山市毛阳镇)成立了“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管辖白沙、保亭、乐东3个县,陈克文任主任,王国兴(黎族)任副主任。
1951年1月,海南军政委员会决定进行新区域划分,同时撤销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1952年4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规定,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选举王国兴等35人为筹委人委员,通过了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草案。同年6月25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乐东县抱由镇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条例》,选举王国兴等21人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成员,王国兴(黎族)当选为主席,7月1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自治区成立初期,直辖白沙、保亭、乐东、琼中、东方5个县。
1953年7月自治区首府从抱由镇迁到保亭县冲山镇(今五指山市冲山镇),1954年1月将原属海南行政区的崖县、陵水两县划归自治区管辖,范围扩大到7个县。1955年10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通什镇召开,会议根据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宣布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并将自治区人民政府改为自治州人民委员会。会议选举王国兴(黎族)为州长,林岳川(黎族)为副州长。1958年11月,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决定,撤销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州人民委员会迁到海口与海南行政公署合署办公。1961年1月,经中共广东省委批准,恢复自治州原办事机构,并于1962年3月迁回到通什镇办公(今五指山市)。1961年新成立的昌江县划归自治州管辖,这一时期,自治州下辖8个县。1966年下半年,自治州开展“文化大革命”。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崖县撤县成立三亚市(县级),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通什市成立(县级),至此,自治州共管辖7县2市,继续享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优惠待遇。1987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同时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