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琼中小黄牛,又称为“鹿肉”、“野黄牛”。常年放养于牧草丰富茂盛的原始森林,以吃树叶为生,每隔一段时间再喂以盐巴。完全野放的饲养方式使得小黄牛肉质更加结实、纤维细嫩、水分低、柔软爽脆。吃时也不需要太多调料和加工,肉味自然鲜美,多吃不腻。
“五脚猪”,亦名香猪,是五指山地区未经改良的小种猪。这种猪特点是脚短体小重量轻,嘴尖且长,平时用嘴拱土觅食,嘴不离土,黎家人就认为它的嘴也是一只脚,故称“五脚猪”。其皮厚油少,肉质结实,鲜嫩爽口,味道芳香,多吃不腻。不管是白切、烧烤或火锅都味道具佳,风味独特。
黎苗蚂蚁鸡是海南五指山地区的黎苗群众放养的本地小种鸡,因此鸡形体小,本地人形容小得象蚂蚁,故称蚂蚁鸡。黎苗人将鸡放养在五指山上,鸡会自己寻觅蚂蚁、野虫、野菜等作为食物。此鸡骨硬肉软,肉感类似鸟肉,香而甜,而且营养十分丰富。
三沙特产
有“闽南糊,鸡卷,三沙果仔,油炸薄饼卷,三沙海蛎煎,三沙锅边糊,三沙牛肉丸”等。
最佳旅游时间
11月至翌年4月。5-10月是雨季,出行注意携带雨具。
建议旅游天数 1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海口——三沙
风土人情
气候环境
三沙市气候特点是地处热带无酷暑。南沙群岛在赤道带,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在副赤道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1-4月为干旱季,全年最热月份是5月,南沙群岛平均气温在28.8度左右,年平均温度相差无几。三沙市年降水量为1800毫米以上,南沙群岛则达2800多毫米。
历史文化
早在1911年和1930年代中国已经将南海四沙先后置于广东和海南省管辖,“西南中沙工作委员会、西南中沙办事处”。1959年即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1969年3月,该办事处改称为“广东省西、南、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
1973年9月,当时的南越政府宣布将南沙群岛的南威、太平等十多个岛屿划入其版图,并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和警告,派兵占领西沙永乐群岛。
1974年1月,解放军南海舰队对西沙群岛的南越军队进行反击作战,击沉1艘及击伤4艘南越军舰,并夺回西沙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岛。这就是著名的“西沙之战”。
1981年10月委员会又恢复为“广东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海南建省后,该办事处划归海南省管辖。2007年11月,办事处被正式建制为三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