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柬式火锅在当地人的口中也叫BBQ(不是烤肉哦),柬式火锅的锅中间拱起,周围有槽。拱起部分可以用来烤肉,而在边缘的槽中加水,和一般火锅一样在热水中涮菜。这样的“一锅两制”颇为合理,再配上特殊的柬式蘸料食用,味道十分鲜美。
柬埔寨地处热带,热带水果种类多价格低,而这里的沙冰也以鲜榨果汁的加入而格外美味,在炎热的天气里没有比来一杯shake更舒服的事情了。火龙果、奇异果、菠萝以及各种混合果汁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里最流行的餐馆招牌就往往都闪烁着Angkor beer的标志。吴哥啤酒的口感比较接近国内的燕京啤酒。吃着洞里萨湖里的鱼儿,来一瓶吴哥啤酒,过一个惬意的夜晚。
在柬埔寨,昆虫有N种吃法。而炸着吃是最为常见的。大胆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品尝富有蛋白质的昆虫们。而这种饮食也和柬埔寨长期战乱、粮食匮乏有关,现在吃昆虫只是偶尔的零食,但是在饥饿的年代却是人们不得不求以果腹的食品。
金边特产
旅游者在金边喜欢淘的基本上都是关于吴哥窟的东西,仿制的雕塑、T恤、明信片、地图、书、影碟等等,在金边买价格比暹粒便宜。和东南亚其它国家相比,柬埔寨的手工艺品比较粗糙。
这是一个从废墟中站起的城市,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现代与落后的冲击,奢华与贫困的碰撞,美丽与混乱的交织,让这个古老的城市焕发出新的魅力。
最佳旅游时间
11月-次年2月最佳,干爽的东北季风会让旅行相当惬意。
建议旅游天数 3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金边皇宫——银殿——乌那隆寺;D2独立纪念碑——监狱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杀人场;D3塔山寺——中央市场。
风土人情
地理气候
金边气候为热带疾风气候,受泰国湾(暹罗湾)与印度洋高气压影响十分湿热。气候分成两大季节,3月至10月为“雨季”,温度湿度均偏高,极端热天时温度偶然也可以升到38~39℃;11月至隔年4月属“旱季”,低温约为22℃,但白天仍旧不凉偏热;也偶见17~19℃的最低温。年平均温度介于28-34℃之间。而最好的旅游季节为气温适宜的11月至1月之间。
当地风俗
衣服色彩表示星期(周一到周日的色彩分别为嫩黄色、紫色、绿色、灰色和浅蓝色、青色、黑色、红色)。柬埔寨人一年四季脖子上都围着“格罗麻”(Krama)它有多种用途:洗脸时当毛巾;购物时当包裹布;炎热时将它在水里弄湿,缠在头上防暑降温;凉爽时当围巾;入睡时当被单。
历史文化
金边原为柬埔寨高棉语的“百囊奔”。“百囊”之意为“山”,“奔”是人的姓氏,“百囊”和“奔”合在一起,就是“奔夫人山”。据史书记载,公元1372年,柬埔寨发生大水灾。在柬埔寨首都河岸的一座山岗上,住着一位姓奔的夫人。一天清晨,她到河边提水时,发现滚滚的河中漂来一棵大树,树洞里露出金光闪闪的佛像。她立即叫来几个妇女,把树从河中打捞上来,发现树洞里有4尊铜像和1尊石佛像。奔夫人是虔诚的佛教徒,认为这是天赐之物,于是她和其他妇女便把佛像洗刷干净,隆重地将这些佛像迎回家中供奉起来。后来,她和邻居们在她房前堆起一座小山,并在山顶上修建了一座佛寺,将这5尊佛像供奉在里面。后人为纪念这位奔夫人,就将这座山命名为“百囊奔”,即奔夫人之山的意思。当时华侨称“金奔”。在广东话里,“奔”和“边”发音十分接近,久而久之,金奔在华语中演变成“金边”,一直沿用至今。
金边是一座古都。1431年,暹罗入侵高棉,由于不堪忍受侵犯,高棉国王蓬里阿·亚特于1434年将首都从吴哥迁往金边。定都金边后,他修筑了王宫,建了6座佛寺,加高了塔子山,填平了洼地,开挖了运河,使金边城初具规模。1497年,由于王室闹分裂,当时的国王又迁出金边。1867年,诺罗敦国王再次迁都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