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糯米饭是老挝人最爱吃的主食,约占全部食物的70%。先把煮熟的糯米饭放到一种竹编小饭篓里,吃时从饭篓里抓捏成一个饭团,再蘸取当地调料。饭团捏得越紧,吃起来越香,弹性也很足。
把小茄子,西红柿,柠檬等放入一个大钵中,加入大蒜,辣椒,盐,糖等,再用木槌捣碎,加入切好的木瓜丝拌匀,再加入一种有浓烈鱼腥味的酱,然后盛盘配上一些蔬菜就可以吃了,吃起来味道复杂,酸甜苦辣都有,尤其是那股鱼腥味,很有特点。
琅勃拉邦的米粉口味出众,爽滑劲道的米粉配以鲜蔬和高汤,让人意犹未尽。米粉类似于云南的米线,可以搭配猪肉、牛肉或鸡肉。盛米粉的碗一般很大,但实际上里面的米粉和肉并不多,有的店家还会在热腾腾的汤里放上2个肉丸子。
特产推荐 手工艺品
手工艺品
Th Sisavangvong路以及附近的街道上有近10家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商店。白天沿着南康河的Th KingKistara街北端,可以找到一小排货摊。下午4时左右这里的村民就会收摊。
琅勃拉邦清晨布施时的静谧和晚间夜市的喧嚣形成一个奇妙的组合,使得这座湄公河环绕的城市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最佳旅游时间
11月-次年3月最佳,琅勃拉邦气候最为凉爽,适合旅行。
建议旅游天数 2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王宫博物馆——香通寺——浦西山;D2琅勃拉邦——坦丁洞——考安西瀑布。
注意事项
1、止泻药:琅勃拉邦的饮食还算干净,但是以防万一最好还是备上。并且水果制品比较多,有些旅店空调较冷,也容易引发腹泻。
2、晕车药:琅勃拉邦路况非常不理想,对于晕车的人来说长时间的坐车外加颠簸,晕车药一定要带上。
3、驱蚊液:这个应该算是最重要的了。经常会被各种蚊虫骚扰的人务必带上,或者在当地买当地品牌,效果更佳哦。
4、指南:最好携带配备地图的指南,或者提前打印几张详细的地图。琅勃拉邦不大,有个地图走起来更省心。
风土人情
地理气候
琅勃拉邦大多数的旅游景点都集中于湄公河与南康河(Nam Khan river)之间半岛上的老城区里,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耸立于市中心的浦西山(Phu Si)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地标。琅勃拉邦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这里依山傍水,年平均气温也不到30摄氏度,没有明显的四季更替,主要有雨季和旱季两季。雨季通常在每年的五月到十月,而旱季十一月到四月比较适合旅游。
宗教信仰
佛教传入老挝以前,老挝人信神教和婆罗门教。佛教初传入老挝时影响不大。14世纪中叶,法昂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并迎娶吴哥公主为后。随着一批柬埔寨僧侣到老挝传播小乘佛教,法昂并定佛教为国教。16世纪初,老挝国王将《三藏》从梵文译成老挝文,在国王的扶植下,老挝佛教发展很快,并成为当时东南亚佛教中心之一。17世纪,老挝国王还为佛教设立僧官制度。18世纪,老挝连连遭到外来侵略,到19世纪初老挝衰落,佛教势力也明显削弱。
历史文化
琅勃拉邦市历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这里就是一个老挝部落的都城,当时称孟沙瓦,意为“王都”8世纪中叶,坤洛建立澜沧国,即定孟沙瓦为王都,并易名香通,意为“金城”。相传14世纪50年代(一说为13世纪),当时的国王得其岳父柬埔寨国王所赠的一尊高1.3米的勃拉邦金佛,并把这尊佛像视为“王国的保护者”,作为国宝珍藏在市内一座古老、精美的宝塔中。1560年,塞塔提拉王迁都万象后,将勃拉邦佛留在旧都作为镇城之宝,该城也由此更名为琅勃拉邦,意为“勃拉邦佛之都”。时至今日这座金佛仍供奉在一座古老、精美的宝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