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百色市(壮文:Baksaeg si),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总面积3.62万平方公里。全市共辖12个县(区),总人口378万人,有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百色市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和壮语,境内流行壮语等语言。壮民族布洛陀文化、黑衣壮文化、壮族织锦文化、北路壮剧文化、壮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是西南地区出海出境的大通道,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口岸“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成为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百色市是以铝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广西卫生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
将皮毛内脏处理过的整只乳狗,经稻草熏、吊炉烤,再经油锅过油,整只狗通体呈红色,皮薄而脆;而后按照食客所需卸下足量狗肉,辅以广西特制的10多种酱料,入锅炒制。这道菜在熏、烤阶段比较耗时,后面炒制的过程只要15分钟。做出来的狗肉嫩而香。
它是把烤好的鱼用新鲜的蕉叶包裹起来,烤鱼里便带有一种蕉叶的清香鲜味,感觉如同走入到丛林之间一样。这是百色菜的特色做法,也体现了百色秀丽的山乡风味。
油炸豆腐(俗称豆腐果),是用剁碎的猪、牛肉或鱼肉作馅,汤煮或干蒸。 蒸成的豆腐果在冷天可数日不变昧。壮民均喜爱吃豆腐果。春节,家家户户作豆腐果,意为一家欢聚团圆,壮乡村民结婚,豆腐果是宴客佳肴。
特产推荐 白毫茶
白毫茶
凌云极品白毫茶举世闻名的白毫茶,经过精细采摘和加工后制成的白毫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形似银针,汤色嫩绿,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回味清甘,有板栗香,叶底呈青橄榄色。不仅品质优良,而且还具有提神醒脑、帮助消化、增进食欲、降低血压、减肥健美、抗老防衰、防肾功能不全、防艾滋病病毒等独特的医疗保健功效。
红色旅游重地,名茶之乡,享有“山上水乡、古府凌云、宜居天堂”的美誉。
最佳旅游时间
夏秋季节,山清水秀,景色最佳。
建议旅游天数 1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通灵大峡谷——靖西。
风土人情
环境气候
百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2℃。同广西其它地区相同,夏季一下雨温度就降低不少,冬季一下雨就感觉有些冷。
当地民俗
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在百色就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象壮族的“三月三”歌节、对歌择偶、新郎骑马迎亲、神密夜婚、扁担舞;瑶族的进寨拦路酒、民族舞蹈,如:龙凤舞、铜鼓舞、丰收舞等很有特色;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跳弓节等丰富的民族风情,田阳舞狮、德保矮马童军等充满情趣的民间文化正逐渐向世人展现,充满无穷魅力。其中位于那坡县最神秘的黑衣壮,每年都吸引了无数的海内外学者、游客前来考察、探秘。
历史文化
百色市历史悠久。在那毕乡、四塘镇的右江两岸的三、四级阶地上,先后发现采集到经过打制的砍砸、刮削、石核、手镐、石片等旧石器,证明了至少在几万年前,在今市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着。
百色古为百越之地。秦始皇在岭南置三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后,百色属象郡。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百色属桂林郡增食县地。唐朝,在今百色地置羁縻添州(州治在城南之古城角,今那毕乡大和村)、羁縻归乐州(今永乐乡境内)和武隆县地(今百兰乡及巴马县部分地区),属邕州都督府管辖。元朝,百色称天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分田州土州地设厅制,迁思恩府理苗同知驻百色,设百色厅,次年建城。百色自1730年建城至今(2000年)已有270年的历史。光绪元年( 1875年),田州改土归流,升百色厅为百色直隶厅。
民国元年(1912年),改百色直隶厅为百色府。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胜利,建立百色县临时苏维埃政府。1949年 12月 5日百色县解放,归百色地区领导(行署驻百色城)。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百色县改为百色市。